
尼克松在1972年2月访问中国时带回了两只大熊猫,作为回赠,他也给中国送上了一份非常特殊的“礼物”:他透露了美军击沉的“宝船”位置,船上据说载有40吨黄金和15万克拉的钻石。虽然如今钻石的价值可能不如过去,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钻石极为珍贵。15万克拉相当于30万克,约合60斤,如果想象那得是一包多么庞大的物品。我们在电影中常看到,为了一包钻石,国际特工和盗贼们不惜大打出手。
1972年时,黄金的价格比今天便宜得多,当时大约5元一克,但40吨黄金的价值已经达到了两亿元。如果放到今天,可能就会是几百亿了。尼克松的“回礼”确实相当贵重,不过,根据他提供的坐标,经过大量打捞工作后,却发现所谓的“宝船”并未如预期那样带来珍贵的财富。经过三年的努力,海军动用了2000多人次,潜水超过1400小时,打捞了5000多吨物品,结果大多是橡胶、铝锭、遗骨和遗物,却什么黄金、钻石都没找到。
这艘被称为“宝船”的名字就是日本的“阿波丸”号。这艘船排水量超过1万吨,1945年4月1日,在福建牛山岛东南海域被美军潜艇“皇后鱼号”击沉,船上2008名乘客和船员,只有一人幸存。根据日方索赔清单,阿波丸上载有40吨黄金、12吨白金、40箱珠宝和文物、3000吨锡锭、橡胶和大量大米。
当时,日本在战败前就提出了赔偿要求,甚至要求美国政府道歉、赔偿72万美元的抚恤金,还要求提供一艘和“阿波丸”同样吨位的邮轮。但这显然显得很奇怪。因为阿波丸不仅是一艘普通的邮轮,实际上它是一艘武装运输船,配备了防空火炮和作战人员,航速还很快。更让人质疑的是,日本当时的索赔并未提及这艘船上装载的“战利品”,这些财富显然是他们通过侵略战争掠夺来的。
虽然美国军方承认击沉了阿波丸,但据唯一幸存者、三等厨师田勘太郎回忆,当时船只爆炸并迅速沉没,而且“阿波丸”并没有在短时间内被一颗鱼雷击沉。我国潜水员后来也发现,阿波丸沉得比较反常,船体被炸成了两段,呈“T”字形,可能是由于船内有更强烈的爆炸物,而不是鱼雷造成的。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日本人可能为了掩埋或隐藏抢夺来的黄金和珠宝,选择将船只炸沉。毕竟当时日本已经注定战败,把这些宝藏运回去也不太可能保住。这样看来,阿波丸的沉没并非是天命,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在打捞过程中,潜水员确实捞出了不少零散的物品,包括郑孝胥的遗物。但最令人生疑的是,船体后半部分被打了一个大洞。打捞过程中,尽管证据显示阿波丸确实载有黄金和钻石,但宝藏却神秘消失。对此,全世界都产生了种种猜测。
即使到了今天,阿波丸的宝藏依旧成为了谜。中国宣布结束打捞后,一些国家的资料显示,曾有人亲眼目睹宝藏被装上阿波丸,并且认为真正的金库应该就在船的后半部分。然而,为什么船后没有找到这些金库呢?更令人疑惑的是,船体上那道大洞,究竟是谁割开的?当时的技术,只有少数九游科技国家能够做到,而美国无疑有这种能力。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称,阿波丸上的宝藏可能并不只包括黄金钻石,还有一些极为珍贵的物品,比如“北京人头盖骨”。如果真是这样,那黄金和钻石相比,可能反而显得微不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