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看到航行在广阔海洋中的巨轮时,心中总是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仿佛自己也能成为那艘乘风破浪的船只的一员,和它一起去领略大海的壮丽景色。理想中的航行充满了浪漫与自由,但现实却是充满了危险和未知。大海中充满了不可预见的风险,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跌入无法回头的深渊。 《泰坦尼克号》便是这种不幸的象征。在它的大西洋首航中,撞上冰山沉没,导致1517人丧生,杰克和露丝的悲惨爱情故事至今感动着无数人。我们为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感到惋惜,也为其中的爱情故事深感唏嘘。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1822年之前,中国也曾有一艘豪华巨轮,在一次远航中不幸触礁沉没。这艘船名为泰兴号,它的沉没导致1802人丧命,同时近百万件瓷器也沉入了海底。泰兴号是怎样的一艘船呢?
泰兴号是一艘长50多米,宽15米,重1000多吨的木质三桅帆船,在当时的中国,算得上是一艘巨轮。它不仅设计豪华,还具备五个船舱,甲板上有额外建造的舱房和帐篷,设有超过100个小隔间,能够容纳2000多人。它的三根桅杆配有可调角度的帆,其中最高的桅杆达到了35米,底部直径超过1米。船头为典型的四棱形,绘有眼睛图案,船尾则配备了炮仓,装备有大炮。 泰兴号还有一个特别的设计:围绕船体安装了一个1米宽的突出边缘,船员可以利用这个通道方便地从船首到船尾。这一设计无疑最大化了甲板的使用空间。 泰兴号的存在,对于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清朝来说是一个例外。它常常用来搭载乘客,以及珍贵的丝绸、瓷器和金银等商品,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的国家进行贸易。虽然有时泰兴号的出海是秘密进行的,但它的贸易活动不容小觑。有人认为,泰兴号的出海地点是厦门,但也有人猜测,由于当时厦门已经封港,它应该是从晋江海域偷偷出海的。 那泰兴号到底装载了什么呢?尽管它的吨位只有1000吨,但它的载货量非常大。古代中国的三大出口商品——瓷器、茶叶和丝绸,当然也少不了在泰兴号的货舱里。特别是,船上装载了近百万件瓷器,这些瓷器大多是供日本、东南亚和欧洲国家的商人订购的,价值不菲。此外,泰兴号还载有2000名乘客,他们包括富商、劳工和学生。商人们渴望通过这次航行发大财,劳工们希望能够赚点生活费养家糊口,学生们则期待着学有所成,回国后成家立业。看似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和美好,大家都对这次航行充满了信心。 泰兴号要去哪里?为什么它会突然改变航线月,泰兴号从厦门出发,原本的目的地是爪哇国,也就是现在的印尼爪哇岛。当时,爪哇国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海上贸易非常繁荣,这也是泰兴号前往的主要原因。船长游涛蔻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过去五年里,他每年都会往返中国与爪哇国,熟悉当地的海况。 泰兴号虽然吨位较大,通常不容易沉没,但这次,它遇到了麻烦。由于载货量过重,船只改变了航线,进入了不熟悉的海域,最终走上了不归路。为什么它要改变航线呢?原来,这次船上装载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瓷器,极大地引起了海盗的注意。为了避免遭遇海盗劫掠,船长游涛蔻决定绕道西沙,穿越印尼的盖斯潘海峡,以便尽快到达目的地。 然而,命运并没有站在他们这一边。1822年2月5日晚上,当泰兴号驶入苏门答腊与爪哇岛之间的贝尔威得浅滩时,不幸发生了。海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大风,船帆未能及时调整,船只被强风吹离了航线。而贝尔威得浅滩布满了暗礁,泰兴号在大风的袭击下,不慎触礁。船体迅速破损,海水涌入船舱。由于船上载有沉重的瓷器和大量乘客,泰兴号几经努力,最终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沉入了海底。 与泰兴号同行的还有一艘小型帆船,名为万康号。万康号船长周景亮发现泰兴号遇险后,迅速指挥船员进行救援。但由于万康号体积太小,救援力量十分有限,仅救出了18人,便因超重而无法继续营救。几乎是眼睁睁看着同胞们在水中挣扎,万康号只能无奈离去。
直到两天后的2月7日,一艘英国货船印第安那号途经事发海域,船员发现了漂浮在海面的船板和木头等残骸。上面爬满了生还者,最终印第安那号成功救出了180名幸存者。加上万康号救出的18人,总共198人获救,1802人不幸遇难。由于英方的及时救援,印第安那号船长詹姆斯·帕尔因此获得了荷兰王室的英雄勋章。 泰兴号沉没后,虽然清政府没有特别关注,但其沉船物品引起了后人的兴趣。1998年,英国盗宝人麦克·哈彻偶然在伦敦的旧书店里发现一本书,记录了泰兴号沉船及其救援的故事。这激起了他的兴趣,并促使他开始了对泰兴号沉船的打捞行动。 1999年5月,麦克·哈彻带领团队,在南海贝尔威得暗礁附近展开了大规模的打捞勘探。经过一番努力,虽然最初并没有找到沉船,但他并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发现了泰兴号的遗骸,船上仍然满载着金银财宝和瓷器。经过详细打捞,哈彻最终带回了近100万件价值连城的德化青花瓷。 然而,麦克·哈彻并不是一个文物保护者,他只关心如何将这些珍贵的瓷器转化为金钱。为此,他选择将近35万件高价值瓷器保存下来,其余的65万件则被他当场砸碎。这一行为,不仅对文物保护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让哈彻成为了一个被人唾弃的盗宝分子。 尽管如此,最终,这批价值连城的瓷器还是回到了中国。泮庐集团董事长郑长来,通过多次努力,成功购买了12万件泰兴号上的德化青花瓷,并将其运回中国。这一举措得到了全体国人的支持和敬佩。终于,我们的国宝回到了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