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福建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详细介绍了 “十四五” 以来福建省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化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举措与显著成效。
文物保护取得新业绩。“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全省现有5个世界遗产,还有10个项目列入世遗预备名单,1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莆田市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投入持续加大,累计投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6.6亿元,实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超过1200项。文物资源家底更加清晰,3.3万多处“三普”登记文物全部完成复查,“四普”新发现文物数量超过7000处。文物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开展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探索“文物保险+服务”安全管理模式,牢牢守住文物安全底线、红线、生命线。
考古研究实现新突破。三明万寿岩、南平城村汉城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台水下考古项目建设规划,建立平潭水下考古基地,批复实施300多项主动性考古发掘和基本建设考古项目。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漳浦仓里山遗址和南平光泽何家潭遗址等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等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文旅九游娱乐融合开辟新路径。博物馆体系不断健全,全省博物馆达到157家,年均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新建或提升非遗展示场所154个,新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4人。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发布8条文物主题游径,10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打造三坊七巷建筑群等全国文物建筑利用示范案例,建成烟台山历史街区、漳州古城等城市新地标,泉州世界文化遗产典范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交流互鉴拓展新空间。成功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等重大活动。推动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南岛语族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场特色主题展览赴国外巡展,多个非遗项目参加外交部福建推介等国内外文旅推介和交流展示。与西班牙、德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开展世界遗产项目合作。
